目前,《工智道雙重預防管控系統》已在大型化工企業、精細化工企業、制藥等多家化工企業成功上線。系統將風險辨識結果數字化,風險管控措施與隱患排查治理相結合,將安全管控的關口前移,通過數據聯通,實時追蹤現場風險管控措施落實情況、隱患排查和整改情況,結果反饋在動態的安全風險四色圖中,實現企業管理人員全局掌握企業安全管理態勢,風險點狀態實時反饋,基層員工清楚崗位風險清單,達到安全風險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的全閉環管理。
今年3月21日的江蘇響水重大爆炸事故的發生,再一次將雙重預防機制的重要性擺在了每一個化工安全人的心頭,作為高危行業的化工企業,為控制企業風險,消除事故隱患,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要不斷強化風險管控方法,提高隱患排查治理效果。
什么是雙重預防機制?
雙重預防機制又稱雙體系建設,指的是構建一套風險分級管控在前,隱患排查治理在后的“兩道防線”的安全預防機制。傳統的安全生產監管模式單純以隱患排查進行,注重的是事后處理,雙重預防機制將安全生產的關口前移,從隱患排查治理前移到安全風險管控,注重事前預防,斬斷危險從源頭(危險源)到末端(事故)的傳遞鏈條,強化風險意識、采取預防措施,是基于過程的、以疏導為主的管理模式。
如何構建雙重預防機制?
首先企業應建立專門的機構,制定與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體系配套的管理制度,明確工作目標與要求,相關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全體員工參與培訓,使其具備風險辨識、評估和管理的能力,為雙重預防機制的建設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
全員參與風險分級管控實施工作,包括確定風險點,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制定風險管控措施,編制風險分級管控清單,繪制區域安全四色圖,采用“紅橙黃藍”四種顏色區分風險級別的高低,對于高風險的紅色區域,要實施重點管控,加強監督檢查。
風險管控措施失效或弱化就極易形成隱患,釀成事故,隱患排查的最終目的是將風險分析的各項管控措施的有效性進行排查,對于排查中發現的隱患,要按照職責分工,明確整改任務,制定整改計劃,落實整改資金,實施監控治理和復查驗收,對隱患進行消除或控制。
《工智道雙重預防管控系統》
《工智道雙重預防管控系統》從風險分級管控出發,提供一套完整的風險辨識流程,并將辨識到的風險數字化,制定的管控措施,日常維護活動加入隱患排查清單,并落實到管理人員及操作人員日常工作行為中,一旦發現隱患,啟動隱患整改流程,制定整改方案及整改標準,限定整改時間,責任到人,系統自動追蹤隱患整改狀態直至整改完成,實現隱患整改閉環化管理。通過后臺數據聯動,將整個工廠及各個區域的安全情況實時動態的反饋在安全風險地圖中。
系統主要特點有: 植入企業的風險管理評價方法:記錄評價過程,保留評價結果,支持風險矩陣分析法(LS)和作業條件風險程度評價(LEC)兩種分析方法;評價結果會在安全風險地圖中實時顯示。
隱患排查計劃:制定的管控措施可以加入隱患排查計劃,根據風險分級結果按排查頻次派發至責任人進行現場隱患排查,排查結束,生成隱患排查報告,隨時進行查看統計;
隱患登記:隱患排查過程中發現隱患,可以隨時通過移動終端進行隱患上報,保證隱患信息未經處理全部來自現場;
· 隱患整改:任務指派到責任人,可進行整改過程,系統自動追蹤整改狀態直至整改驗收通過關閉隱患;
- · 動態的安全風險地圖:與隱患排查、隱患治理打通,風險地圖上標記隱患,并根據既定的邏輯更改風險評價結果,在風險地圖上實現動態呈現;
- · 關聯工智道系統的其它模塊:如項目管理、檢維修計劃、電子作業票等模塊打通,更完整的記錄隱患處理的整個過程。